Ancient Economics
经济学从属于哲学、伦理学
- 怎样做才是「善良的」「公正的」
- 原因:
- 古代生活不靠法律、政治制度组织,而靠习俗、伦理、道德观念、宗教组织;因此这些思想被用于指导经济行为
- 流传于今的古代思想产生于当时社会地位较高的人
1. Ancient Greece
1.1 Xenophon 色诺芬
student of Socrates
- 《经济论》(直译:家庭管理)《雅典的收入》
- 《经济论》:对话体
- 什么是财富?对所有者有利的?
1.2 Plato 柏拉图
(理想主义?与 Aristotle 不同) student of Socrates
- 《理想国》
- 什么样的城邦是理想的?理想的人的放大
- 理性的哲学家统御城邦
- 武士的激情受哲学家的理性约束;护卫
- 平民受欲望支配
- 人人不平等,各司其职
- 经济思想 in details
- 分工:专业化更好;更强调适合每个人的性格,而不是生产效率最大化(人是不平等的)
- 贫富:太贫、太富都不好
- 思想 in general
- 乌托邦式的:理想的社会是有模板的;理性统御一切;大多数人受少数人的统御
- 理性可以设计出比现实自然形成的社会更好的社会
- 上层阶级要取消私有制(私人财产和家庭):消除腐败
- 什么样的城邦是理想的?理想的人的放大
- 《法律篇》
- 理念世界:现实中不存在
1.3 Aristotle
student of Plato
-
《政治学》《尼各马可伦理学》
-
所有制:一般原则,财产私有;某种程度上可以公有
- 在当时尚处于原始公有制的社会环境中意义大
-
Poverty is the parent of revolution and crime.
-
两种致富艺术:
- 家庭管理:好的
- 商业:应当谴责:不自然、人们彼此损害;有息贷款是不「道德」的
-
古代为何「抑商」?
-
生产力低下,劳动力应该投入生产,而不是促进流通
如果人们都去借贷而非生产,容易破产,影响社会稳定
-
市场关系是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,构成了对封建社会的冲击(封建社会基于地位与身份的不平等)
市场代表了平等
马克思:市场经济摧毁了宗法关系,人与人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利害关系
-
-
-
价格/价值理论(在现代经济学中是一切经济理论的核心)
- 物品的两种用途:
- 使用价值:正当的
- 交换价值:不正当的
- 分工在先,交换在后
- 需求价值论:「需求」是交易的基础/依据;用需求衡量一个东西;需求将人们联系到一起
- in comparison 现代经济学:供需均衡模型;价格(而非价值)由供、需共同决定
- 古代供、需经常分开 before 边际革命
- 需求:欲望、效用
- 供给:劳动
- 物品的两种用途:
2. Ancient Rome 古罗马
罗马法
落实 Natural Law 自然法: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;目的:接近自然秩序
自然法 originated in Ancient Greece
- 人类受某种自然秩序支配,不因人的意志转移
- 人类理性可以认识自然法(与之一致),应该去顺应
- 在理性上对自然法保持谦卑(e.g. 不能设计出与现实形成的社会相背的; 自然法 v.s. 乌托邦)
早期基督教思想
- 早期:穷人的宗教
- 对财富的否定
- 4th 罗马国教;上层也信奉基督教
- 现实中教义因此会有些妥协
- 圣奥古斯丁
- 财产私有权是人权(人为规定的),不是神权(即反对私产权)
3. Middle Ages 中世纪
西欧中世纪
起始: 476 年:西罗马灭亡
结束:
- 1453 东罗马灭亡(君士坦丁堡陷落)
- 1492 哥伦布发现美洲
采邑(封地;邑:城市、县)分封制度:多元、分权的政治结构(而非中国的集权制度)
- 贵族在自己被分封的领地上有较高权力
- 上下贵族的附庸关系
宗教的影响
- 中世纪神学;神父;忏悔
- 教会:拥有大量财富;行政治理;慈善
- 知识被教会垄断(大众识字率低;对知识的探索在修道院中;经院哲学)
3.1 Thomas Aquinas 托马斯·阿奎纳
-
13 th
-
调和宗教式的信仰与理性的关系:信仰和理性并不矛盾
关于理性:继承 Aristotle
Thomas Aquinas 的经济思想:
-
私有财产:不违背自然法
-
商业利润:即使商人获得了超出劳动价值的收益,但是商业利润是否正义取决于动机
-
有息借贷:放贷取利不符合自然法:
两种物品:使用中消耗(面包);使用中不消耗(房屋)
利息是钱生出的报酬;钱是可消耗的物品;消耗性物品他人借用之后原数归还即可,不应该附加利息偿还。
对现实中借贷行为的妥协:
- 借出者不能使用钱,有损失
- 借出者相当于共同经商,需要承担风险
-
公平价格:什么样的价格是公正的:劳动价值论(但是不完全是)
Last update:
September 20, 2022
Authors: